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這讓很多人聯想到與德國“工業4.0”的差別。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兩者既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從內容上看,德國工業4.0和我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異曲同工之處。并指出,在兩化整合的基礎上,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是解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途徑。
資料表明,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難以滿足制造業發展的需求,我國80%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40%的大型石化裝備、70%的汽車制造關鍵設備、核電等重大工程的自動化成套控制系統及xj****集約化農業裝備嚴重依賴進口。高端裝備關鍵技術自給率低,主要體現在缺乏xj****的傳感器等基礎部件、精密測量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化嵌入式軟件等;xj****技術對外依賴度高,如新型傳感器等感知和在線分析技術、典型控制系統與工業網絡技術、高性能液壓件與氣動元件、高速精密軸承、大功率變頻技術、特種執行機構等構成智能制造裝備或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礎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
在“中國制造2025”中,科學儀器不僅作為直接關聯產業處在關鍵位置,而且在與智能制造密切相關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中也發揮著關鍵和基礎的作用。因此,要推動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創新發展,須***大力推進科學儀器,尤其是智能科學儀器的創新發展。
科學儀器的發展需要從政策、導向、投入、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的支持和引導。此外,有一個問題很值得關注,由于開放的環境和技術水平的差距,國內企業在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在自己的儀器沒有做出來之前,國外以壟斷價格進入市場;我們做出來之后,國外又憑借技術優勢和接近國產儀器價格維系市場,這使得我國生產儀器的廠家很難堅持下去。因此,在瞄準產品xj****性、加強可靠性、穩定性的基礎上,科學儀器企業應該加大產品宣傳和推廣力度,在“中國制造2025”時代,努力拓展國內外市場,爭取更多的銷售份額和生存空間,并用更多的銷售收入支撐研發,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局面。